看到一个博主是很有纪律的,细化到每个月看几本书,几本书的内容分布。看好以后还很认真的做一个超级详细的读后感。真是非常配合。 也觉得每次看书的时候拿个本子随时记录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这件事情吧。手机、iPad还都没法代替。但我实在也是太懒了,给自己来个接口吧,就是碎片化阅读时间太多了。正正经经坐下来读书的时间还是太少了。
抓到今天一个天气阴暗的日子,翻了这本书《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我肯定是一个特别怕死的人~
我一直知道这个公开课,不过下载后看了3次,都在第一集就坚持不下去了。直到今天看了书才知道为什么。因为前半本是在是太~用晦涩也不好形容。我就用专业吧。最浅显的专业哲学话题也足够催眠我。后半本可读性是很强的。
看完了,就像作者传递的,这本书他是有观点的,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引起看书人的思考。 我比较思考好像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意外的收获却是哲学这门学科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适用于辩论的学科。(好像哲学的主要研究方式就是辩论,我不懂行哈,有懂行的别笑)。
举2个我映像很深的例子:
一个是讨论死亡的坏处。这个时候就引入一个讨论先讨论什么是对我有坏处的。 有三个点 a 一个事情本身对我是有坏处的,比如脚被钉子刺伤。b .许多东西的坏处是结果上的。比如失业,本身没啥坏处。但我就没钱了。 c. 是你接触一个事物时,你就无法解除其他的事物了。比如经济学家说的机会成本。
一个是讨论你对死亡的恐惧时,引入了一个讨论,就是什么时候有恐惧这种情绪 a. 你害怕的必须是一件坏事,这个坏事也是相对的。比如自制力很差的人正在减肥,这时有人给了她一个冰激凌。她可以恐惧这个冰激凌。 b.这个坏事发生到你身上的几率必须是不可忽视的。c.关于坏事是否会发生必须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有时候感觉有点诡辩的味道。但看着又不知道如何推翻。还是蛮有意思的一个学科。看起来实在是太费神了。游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