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Marketing杂谈—大排

看《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看到一个博主是很有纪律的,细化到每个月看几本书,几本书的内容分布。看好以后还很认真的做一个超级详细的读后感。真是非常配合。 也觉得每次看书的时候拿个本子随时记录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这件事情吧。手机、iPad还都没法代替。但我实在也是太懒了,给自己来个接口吧,就是碎片化阅读时间太多了。正正经经坐下来读书的时间还是太少了。

抓到今天一个天气阴暗的日子,翻了这本书《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我肯定是一个特别怕死的人~

我一直知道这个公开课,不过下载后看了3次,都在第一集就坚持不下去了。直到今天看了书才知道为什么。因为前半本是在是太~用晦涩也不好形容。我就用专业吧。最浅显的专业哲学话题也足够催眠我。后半本可读性是很强的。

看完了,就像作者传递的,这本书他是有观点的,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引起看书人的思考。 我比较思考好像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意外的收获却是哲学这门学科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适用于辩论的学科。(好像哲学的主要研究方式就是辩论,我不懂行哈,有懂行的别笑)。

举2个我映像很深的例子:

一个是讨论死亡的坏处。这个时候就引入一个讨论先讨论什么是对我有坏处的。 有三个点 a 一个事情本身对我是有坏处的,比如脚被钉子刺伤。b .许多东西的坏处是结果上的。比如失业,本身没啥坏处。但我就没钱了。 c. 是你接触一个事物时,你就无法解除其他的事物了。比如经济学家说的机会成本。

一个是讨论你对死亡的恐惧时,引入了一个讨论,就是什么时候有恐惧这种情绪 a. 你害怕的必须是一件坏事,这个坏事也是相对的。比如自制力很差的人正在减肥,这时有人给了她一个冰激凌。她可以恐惧这个冰激凌。 b.这个坏事发生到你身上的几率必须是不可忽视的。c.关于坏事是否会发生必须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有时候感觉有点诡辩的味道。但看着又不知道如何推翻。还是蛮有意思的一个学科。看起来实在是太费神了。游泳去了

 

读《邓小平时代》有感

今年乱七八糟的还是看了很多本书的,很多书看的很快,随便翻一翻。几个小时就翻了。还有几本特别晦涩,放在kindle里面翻了很多次都没有看完。《邓小平时代》应该是今年为止精读的第二本书。必须花时间记录一点什么。

如后面所说的,不论看什么书我总是带着功利性去看。本来期望在这本书里面能学到一段历史。书里有,但很不幸,从初中开始我对几几年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一直没有兴趣,完全无法有效记忆。哪怕历史老师是班主任 🙁 。

但这本书带给我的远超于几几年发生什么事情这个角度。(为了保证服务器安全,我尽量分享一些笼统的收获。)

*虽然看了2遍任然无法准确记住大事件的年月,但对于我们国家解放后一路到现在的经济文化之路有了大致的了解。可以说给我的近代历史观开了一扇窗。

* 对我们d的组织结构,组织工作方法有了浅显的启蒙理解(理解的浅绝对是资质的问题。公司某同事分享的时候都是解读18大报告的。那个专业啊~)

* 对国家外交是什么,有了一个启蒙理解。

活,如果奔着这个标题进来,估计失望致死。但我就想分享这点。是本好书,值得仔细看一下。

在这之后,想先分享一些关于看书的想法。

* 看书很难直接帮助你多赚钱

这话糙是糙了点,但算是一句实话。当然,专业类的应该有提升技能,继而达到提升个人价值的目的。但大多数的非专业类书籍都没有这个作用。社会人文历史的都没有。所有想通过看几百本书瞬间就可以变成有钱的同学还是别浪费时间了。

*有兴趣的和强制类的交叉一起看——就我来说,效果很好。今年赶着热潮看了几本莫言,和专业的书轮流看。还真有劳逸结合的作用

* 信书单、信推荐但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书真的很多,所以我往往会借鉴一些人的书单,也会去找一些我认可的人给我推荐几本书。这本《邓小平时代》就是同事给我推荐的。收获就很大。但一定要有快速阅读和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人在不一样的阶级,年龄和环境。对书的理解往往非常不一样。

* 带着功利的心看书

这好像和前面看书没法赚钱有点矛盾。但真实情况是这里所谓的功利是指有所得。 看所有的书至少看完后有所得。我觉得才没白费了这点看书的时间。比如看了莫言的几本书,我觉得描写特别生动形象。我就会去找到一些其他作家的小说,看一下他们在同样描写一些东西上大致用的笔法。比完之后我至少对作家的描写功力大致有了自己的一些判断标准。  看本书花了这么多时间总有所得吧。否则还不如去看快乐大本营那,至少开心2小时。心情愉快:)

* 爱不爱看书无需勉强,但要看Kindle真的是一个好东西。不解释,懂得入:)

(好久没写东西了,感觉思维不严谨了,笔钝了)

创意=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定位

        这几天正好天极冷,花了点时间看了2本书。其实过去都不知道有这几本书,自从部门开始每个月每人推荐几本书,然后每月买之后,我已经很兴奋的发现了很多本很有用或者很有意思的书。这个活动相当不错。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在自己部门试一下。

        这次看的2本都是过去从来没听说过的书,一个是DO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一个是《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看完以后其实感触还蛮深的。

        分开来说说。先说说《一个广告人的自白》DO是个大师这肯定是没错的,创立了奥美。这本书他也不遮遮掩掩,上来就说写书的目的,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自我PR,公司PR。带着这个观念看这本书,至少对很多他写的东西可以从PR角度来评判,而不是盲目的采用(看了一点莫言,觉得莫言无比厉害,我这东西写的太干了,莫言太生动了。从另外一个角度回想,从描绘人物这个角度看,鲁迅也很厉害。但中学老师老让我们去体会鲁迅的思想深度,对那时候的我们来说,确实是一点兴趣也没有,还不如直接学莫言,说不定还能激发起对文学的兴趣) 扯远了。比如:广告公司不比稿啊,要给广告公司留高利润啊,要尊重广告公司的创意啊,等等。基本上都是给客户洗脑。 对于这些,大家要保持警惕。

        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O说的有几个点我认为还是非常重要的。

*做广告就是为了销售产品。(直接) 

*广告的内容比表现广告的方法更重要

*若你广告的基础不是上乘的创意,必遭失败。

*做广告要有故事诉求。

接下来当然还有广告人的职业规划和如何获取客户。如何写好策划案都是值得一读的。给我映像最深的1个case 是多芬香皂。先不继续说,换一本书

        佐藤也很厉害,他做策划,领域首先很多,继而不仅仅是领域的变化,甚至于在一个产品还没出现之前就参与了产品的策划。策划出了产品的卖点。或者给我的感觉是他把产品的感觉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融入进去,推出后只是把感觉传递给用户。2个case 我合起书还能映像深刻。一个case是融入大自然的幼儿园改造。一个是mini麒麟柠檬水的推出。这本书里最赞的一句话已经写入了我的标题:创意=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看完这2本书,我突然觉得和我前些日子看的那本《定位》非常相似的感觉(当然,定位这本书也要看成李斯特个人和公司的PR,才能清醒的往下读。对其中涉及的行业与本行业的共性也要审慎的比较–by 老左的精辟思考)。定位不是单独发明一个概念,而是把现有的东西和用户心智中已有的概念进行重新关联。所不同的是,这次的定位由广告人来完成。那广告人到底是干嘛的?

        看一下Marketing这个词在wiki里面的说法是Marketing is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ng the value of a product or service to customers. Marketing might sometimes be interpreted as the art of selling products 。 这句话我觉得最近我非常喜欢。营销重要的是传递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给客户。首先要找到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然后才传递。而不是单纯的告诉客户我这里有什么。

        说完了内容再说一下广告的传递形式,佐藤的观点,从灌输型-建议型到现在的共鸣型。我的感觉,现在更重要的是互动性。由于智能手机的兴起,在国外已经见过几个热闹的案例。映像中一个是NB跑鞋全城跑步的一个,还有一个是Smart的一个活动。国内映像中还完全没有这样的案例。所谓的互动也就是微博上大家扯一扯,或者是出租车后面的触摸屏大家按一下这个程度。这块还有很大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空间。

        说了那么多品牌或者定位,我觉得和我常见的工作范畴,Technical Marketing 有点不太一样,我常干的营销最重要的一点是可度量和可评估。品牌塑造的很多东西到现在我还没有想清楚如何来评估。比如DO做的英国旅游和其他几个旅游的Case,结案词一般都是xx年后,来xx国的旅游用户多了xx倍。或者是广告出去后,旅游局接待处快忙死了。 佐藤的很多case也只能说:这个广告广受好评blabla。这样的评估方式在现有的体系中一定会挂。

        Technical Marketing做的越深入,越细致,数据分析的越精确,我越有点戚戚然。这就好像是日本常见企业的做法,尤其是家电行业。(家电行业的问题恐怕不仅仅是我说的这个)功能越来越先进,细节越来越完美。却架不住苹果一款产品。

        日子还在延续,至少要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想法在心中,也别把Technical Marketing搞成了纯粹的对渠道、对用户的数据分析工作。明年开始吧:无创意、毋宁死。